首页 > 统计工作 > 统计动态

【打印】

【字体:

南阳12345:卧龙区多措并施保秋粮归仓

发布日期:2025-10-29 信息来源:南阳12345

今年秋收,持续阴雨天气给群众带来难题,不少群众通过市12345热线反映机械下田难、粮食晾晒不便等问题。作为全市粮食主产区,卧龙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将抢收减损作为当前首要任务,通过织密责任网、打好抢收仗、筑牢收储链“三步联动”,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

 一、织密“责任网”,统筹调度强保障 

 卧龙区建立“区-镇-村-组”四级包保体系,区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抢收工作,实行“日通报、日研判、日调度”机制。全区6个秋粮生产指导组由处级干部带队,每日下沉一线,分片包干,动态优化抢收方案。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气象、供电、交通等部门协同发力:气象部门加密监测频次,提供逐小时精细化天气预报;供电公司全力保障烘干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交通部门调配农运车辆500余台次,打通“抢收—转运—烘干”闭环通道。

图片

 二、打好“抢收仗”,人机协同提效率 

 针对不同田块成熟度和积水情况,卧龙区采取“机械+人工”双线抢收模式。统筹调度履带式收割机100余台投入作业,有效应对湿滑田地影响;组建20支党员先锋突击队,深入田间地头,利用降雨间歇开展人工抢收。聚焦种植大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家庭及老弱病残户等特殊群体,落实“一对一”帮扶机制,累计帮助抢收秋作物2.3万亩。优化运输环节,实现农用车辆“从田头到储存点”点对点直运,单日最高转运粮食达1200吨,确保秋粮“收得快、运得畅”。 

图片

 三、筑牢“收储链”,晾晒烘干保品质 

 卧龙区聚焦湿谷处理难题,构建“三位一体”收储保障体系:一是烘干兜底。统筹调度全区33台(套)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1950吨,供电全程保障连续作业。二是晾晒扩容。开放文化广场、村委大院、闲置校舍等126处公共场所,提供晾晒场地超20万平方米,专人管理确保卫生安全。三是服务优化。28个粮食收储点同步启动“预约收购+上门收购”模式,对脱贫户、监测户实行优先收购,确保“粮出手、钱到账”。

图片

 截至目前,卧龙区秋作物种植面积76.7万亩(含秋粮45.36万亩、油料作物31.34万亩),已收获75.1万亩,占比97.9%,“三秋”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卧龙区将持续深化“三秋”生产长效机制,为全年粮食丰收和农民持续增收筑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