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12345:镇平县构建服务全链条 全力“保秋”助生产
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时期,持续阴雨天气给玉米、花生等作物收割晾晒带来较大困难。9月份以来,镇平县累计受理相关诉求工单十余件。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扛稳粮食安全责任,镇平县坚持“人民至上、粮安为先”,迅速构建“政府统筹、部门联动、乡镇落实”的应急保障机制,通过“监测—预警—应对—保障”全链条服务,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农民稳产增收。
一、专班应急,打通响应“高速路”
针对阴雨天“涉农”诉求激增现象,镇平县12345热线联动农业农村局、气象局及各乡镇(街道)成立秋收应急指挥专班,实行“双组长”负责制,明确职责清单。创新推行“三优先”机制(优先交办、优先处理、优先解决),确保农机调配、粮食烘干、农田排水等诉求“秒级识别、当日响应”。专班每日会商研判,建立诉求台账动态清零制度,对未办结事项实施“红黄蓝”三级督办(红色领导督办、黄色部门联动、蓝色乡镇落实),形成问题闭环处置全流程,实现“接得通、转得快、办得实”的快速响应体系。
二、机械抢收,织密保粮“防护网”
依托12345热线大数据平台,镇平县实施“精准调配+全域服务”保障机制:一是农机调度提效率。联合农机部门调配收割机、烘干机等设备1200余台,引入履带式收获机104台,组建24支跨区作业队抢抓降雨“窗口期”突击抢收,缩短农作物在田时间50%以上;二是烘干服务保品质。全面摸排并公示全县81处粮食烘干点信息(通过村内微信群、乡村大喇叭),协调合作社24小时轮班作业,日烘干能力达3000吨;三是晒场开放解民忧。开放闲置厂房、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等230余处临时晒场,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晾晒需求,覆盖面积超50万平方米,彻底化解农户“晒粮难”问题。
三、科技助耕,下好保秋“联动棋”
为科学应对灾害影响,确保秋收秋种无缝衔接,镇平县组建11支农技服务组,选派90余名农技人员,根据热线工单反映的共性问题和区域特点,精准下沉一线开展指导。结合实时土壤墒情数据,为农户提供小麦播期调整、品种选配、水肥管理等针对性建议800余条。同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田间课堂15场,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积极推广“抢收+烘干+秋种”一体化技术模式,为来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镇平县秋收进度已完成95%,秋种工作正有序推进。下一步,镇平县将持续强化秋收秋种服务保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调整工作措施,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为全年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