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南阳市农业经济稳中有进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视和发挥南阳农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农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趋势。上半年,全市夏粮获得丰收,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 农业总产值544.73亿元,同比增长4.2%(按可比价计算),位于全省第四位,增速高于一季度1个百分点。
一、农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夏粮丰收
麦播期间土壤墒情适宜,播期集中,麦播质量总体较高,越冬后期,持续低温和多次有效降雪对小麦病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减少了今年春季病虫害的发生。小麦生长期,全市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底墒充足,利于小麦生长。全市夏粮播种面积1092.31万亩,同比下降0.2%;单产为388.05公斤/亩,同比增长6.8%;总产量为423.88万吨,同比增长6.6%。
(二)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较好
2024年,全市油菜籽面积52.23万亩,同比增长13.5%;产量达到8.84万吨,同比增长15.9%。南阳油菜面积大幅增加主要是桐柏县连续2年都有5万亩“冬闲田”油菜扩种项目。唐河县作为全省3个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之一,根据《河南省油菜单产提升三年工作方案(2024~2026年)》,享受油菜单产提升行动相关政策。油菜籽整个生长期,降水均匀,天气良好,有利于油菜籽生长,加之油菜籽成熟较早,没有受到连绵阴雨影响,收成较好,单产、总产稳定增长。
上半年,南阳蔬菜及食用菌面积168.88万亩,同比增长2.1%;产量553.12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食用菌15.92万吨,同比增长10.2%。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扶持力度,设施蔬菜和规模种植户不断增加。
上半年,全市茶叶产量3083.08吨,同比增长2.6%,茶叶主要集中在桐柏县、西峡县、内乡县、淅川县。桐柏县茶叶产量占全市茶叶产量的57.1%。瓜果产量28.04万吨,同比增长1.9%。
(三)畜牧业总体平稳
上半年,畜牧业总体平稳,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45.89万吨,同比增长6.5%,其中,猪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6.9%、10.1%、6.5%,牛肉产量与上年持平;牛奶产量下降4.4%,禽蛋产量增长0.5%。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480.73万头,增长6.7%。
二、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薄弱
农业生产大多是在自然露天状态下完成的,其生产情况受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加上受技术、投入等因素的制约,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的能力普遍薄弱。由于缺乏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在自然灾害风险面前,农业生产效益还十分脆弱。农业生产普遍缺乏配套保险服务,当市场行情不够理想或销路不畅时,只能依靠农户自身积累硬扛,抵御风险能力不强。今年6月份干旱天气及7月份持续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二)畜牧业生产面临市场利润低等困难
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对整体的猪肉市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农村中小散户饲养环境条件较差,疾病防控生物安全无法执行落实,整体生产力管理水平薄弱等短板不断暴露,市场对规模化养殖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畜牧业面临养殖风险高、市场利润低、难以回本的困境。一是养殖用地瓶颈依然突出,新建养殖场不仅要有一般用地指标,还需要落实“进出平衡”政策;二是养殖企业普遍资金紧张,养殖企业前期投入资金多,如遇市场价格波动,企业资金不足,影响养殖积极性。三是市场利润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进口冷冻肉成为了市场上的一种重要选择。这些进口产品往往具有价格优势,因为它们在生产国的成本较低,加上大规模生产和运输的经济效益,使得它们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三)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南阳市现代农业设施已应用于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行业,但现代农业设施在农业种植及养殖中应用的规模太小。全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全部蔬菜种植面积比例不足5%,农业种植现代化程度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全市大型规模养殖场设施化程度较高,中小规模养殖场受资金、用地等因素影响,设施化程度不高。不同畜禽种类养殖场,设施化水平差距也大,肉鸡和生猪养殖饲养管理要求相对严格,设施化程度较高,肉牛和肉羊养殖饲养管理要求相对宽松,设施化程度较低。
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密切关注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经历了前段时间的干旱,7月份进入主汛期,持续高温、短时强降雨、极端温差变化都可能导致农业设施受损、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因此今年需要密切关注极端天气的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损失。一是做好监测预警。及时根据气象部门分析天气变化情况,做好灾情分析和应对措施,抓好苗情、墒情监测,及时发布农业生产的抗灾技术指导建议和应急救援方案。暴雨过后,7月19日,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发布了《关于做好绝收农田改种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灾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的紧急通知》,要求受淹绝收的农田要及时进行改种短生育期作物,争取最大限度地弥补灾害损失。二是强化技术指导。组织农技人员实地开展农业技术下基层指导,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和不同生长期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农业技术指导,增强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科学决策能力。
(二)坚持综合施策,稳定畜牧业生产
一是积极争取并认真落实各项土地、环评、生物安全防控、金融、行政许可、证照办理等产业政策,为养殖业发展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二是积极对接协调金融部门出台养殖贷款优惠政策,解决养殖产业资金短缺、断链等问题。三是根据全市养殖业发展现状,制定出台扶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助推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四是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持续通过投资奖补、生产奖补、保险补贴等方式发动、鼓励和支持现有养殖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并吸引更多企业和养殖合作社、专业户参与畜牧养殖。以订单农业构建散户与市场之间的稳定桥梁,引导规模养殖企业与散户签订订单合同,保证散户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合理的收购价格,降低市场风险。
(三)探索特色种养模式,扩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探索特色种养模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利用土地的立体化空间资源,节约集约用地,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加强科技助农,对优质品种和技术的推广种养给予补贴,让本地的农产品可以做到“人有我优”,打造城市区域公共品牌成为金名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的力度,如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进行补贴、对规模经营主体的农业设施和农业机械等给予补助、把规模经营主体直接纳入农业建设项目的承建主体范围。四是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在坚守禁止农用地非农化底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土地申请流程、适当降低门槛、放宽标准,以进一步拓宽农业产业发展方向,提高产业收益。同时,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政府在产业规划发展上积极引导,建立合理的准入机制,在确保农用地性质不变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流转规模,促进农用地流转市场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