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在十分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下,南阳坚持“一统四抓三关键”总体部署,咬紧“一优一高一稳定”目标任务,坚持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谋求新发展,在积极担当保水质、保生态、保粮食政治责任的前提下,把稳增长、防下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市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了平稳增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347.0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8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84.50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779.77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16.3:50.5:33.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8%。
表1: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
指 数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1.9 |
#城市 |
101.8 |
农村 |
102.0 |
#食品 |
103.7 |
#粮食 |
103.8 |
肉禽及其制品 |
99.9 |
蛋 |
112.8 |
鲜菜 |
98.4 |
烟酒 |
100.0 |
衣着 |
102.1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100.7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100.9 |
交通和通信 |
99.6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1.6 |
居住 |
101.7 |
图1: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
以上月为100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9万人。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23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1.02亿元,增长14.1%。其中:税收收入104.81亿元,增长5.4%,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3%;非税收入36.22亿元,增长49.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1.36亿元,增长8.6%。其中,教育支出增长7.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1.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8.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64.1%。全市有10个县(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西峡县超过10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92.6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0%,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40.97千公顷,增长0.9%;棉花种植面积18.01千公顷,下降20.7%;油料种植面积268.13千公顷,增长4.0%;蔬菜种植面积193.52千公顷,下降5.2%。
全年粮食产量512.18万吨,比上年增长1.2%。棉花产量1.61万吨,下降28.4%;油料产量103.16万吨,增长1.4%;蔬菜产量790.54万吨,增长1.7%。肉类总产量61.35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26.4万吨,下降1.4%;牛奶产量24.56万吨,增长1.6%。
表2: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
产品名称 |
产 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512.18 |
1.2 |
夏粮 |
289.71 |
3.2 |
秋粮 |
213.47 |
-1.5 |
棉花 |
1.61 |
-28.4 |
油料 |
103.16 |
1.4 |
#花生 |
83.15 |
1.2 |
烟叶 |
5.36 |
1.2 |
蔬菜 |
790.54 |
1.7 |
水果 |
139.45 |
0.7 |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82.7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3%;农用拖拉机77.4万台,增长0.3%;农用运输车6.94万辆,增长1.0%。化肥施用量(折纯)69.68万吨,减少0.9%。农村用电量17.96亿千瓦小时,减少0.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027.68亿元,比上年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轻工业增长10.1%,重工业增长11.9%,轻、重工业比例为38.4:61.6。产品销售率为97.9%。
图2:2014年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规模居前10位的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纺织业增长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8.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7.7%,烟草制品业增长0.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5.4%。
全市六大战略支撑产业(油碱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电力能源)完成增加值675.18亿元,增长11.3%;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光电、新能源、新材料)完成增加值69.13亿元,增长10.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02.29亿元,增长19.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天然原油比上年增长2.5%,畜肉制品增长16.9%,小麦粉下降2.1%,纱增长10.6%,中成药下降0.4%,服装增长3.7%,碳酸钠下降0.1%,水泥增长1.7%,人造金刚石增长14.1%。
表3: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天然原油 |
万吨 |
241.51 |
2.5 |
天然气 |
万立方米 |
5028 |
-10.2 |
铁矿石原矿 |
万吨 |
227.86 |
27.0 |
小麦粉 |
万吨 |
228.99 |
-2.1 |
畜肉制品 |
万吨 |
3.24 |
16.9 |
发酵酒精 |
千升 |
889491 |
-3.2 |
饮料酒 |
千升 |
119698 |
2.8 |
软饮料 |
万吨 |
42.47 |
-5.4 |
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26.58 |
34.8 |
卷烟 |
万支 |
137.45 |
1.2 |
纱 |
万吨 |
121.84 |
10.6 |
布 |
万米 |
41036 |
-4.5 |
服装 |
万件 |
5306 |
3.7 |
机制纸及纸版 |
万吨 |
7.96 |
-21.8 |
碳酸钠(纯碱) |
万吨 |
160.94 |
-0.1 |
化肥(折纯) |
万吨 |
27.21 |
8.7 |
中成药 |
万吨 |
4.44 44 |
-0.4 |
水泥 |
万吨 |
1607.89 |
1.7 |
生铁 |
万吨 |
186.51 |
-2.5 |
铁合金 |
万吨 |
18.21 |
7.0 |
人造金刚石 |
亿克拉 |
71 |
14.4 |
发电机组(设备) |
万千瓦 |
37.63 |
114.3 |
交流电动机 |
万千瓦 |
2060.42 |
16.3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134.81 |
2.0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14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利税总额329.15亿元,增长3.4%;利润总额191.47亿元,增长4.6%。分行业看,利润总额居前5位的行业大类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5.64亿元,增长5.1%;纺织业25.41亿元,增长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6.60亿元,增长39.1%;农副食品加工业11.88亿元,增长5.1%;汽车制造业10.29亿元,增长16.7%。
全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18264万平方米,增长2.9%;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25.10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达29.79万人,增长11.3%。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5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初步统计汇总显示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工程结算收入249.72亿元,同比下降7.9%;利润总额11.45亿元,同比下降27.2%;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10.55亿元,同比下降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238.46亿元,增长19.1%;农户投资77.24亿元,下降10.1%。
图3:2014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速度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5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民间投资1956.44亿元,增长19.4%;港澳台商控股投资12.5亿元,增长11.6%;外商控股投资14.7亿元,下降1.0%。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72.83亿元,增长157.1%;第二产业投资1396.14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投资669.49亿元,增长11.4%。
表4:201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增长速度
行 业 |
投资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合 计 |
2238.46 |
19.1 |
农林牧渔业 |
172.83 |
157.1 |
工业 |
1396.08 |
15.3 |
采矿业 |
64.34 |
26.8 |
制造业 |
1281.30 |
13.6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50.44 |
53.9 |
批发和零售业 |
75.11 |
-22.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81.65 |
-5.1 |
住宿和餐饮业 |
28.19 |
-11.5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5.10 |
29.5 |
房地产业 |
195.77 |
21.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89 |
-13.9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7.73 |
2.6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64.25 |
17.8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7.74 |
62.3 |
教育 |
27.03 |
137.2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7.61 |
14.8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3.79 |
59.8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0.62 |
65.4 |
全年工业投资139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投资1050.76亿元,增长19.1%;高技术产业投资141.74亿元,增长32.3%;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321.74亿元,下降8.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其中,住宅投资123.74亿元,同比增长30.8%。商品房施工面积2261.08万平方米,增长10.8%;其中,住宅1882.55万平方米,增长9.3%。商品房竣工面积433.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6.3 %;其中,住宅372.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4.2%。商品房销售面积386.84万平方米,增长4.1%;其中,住宅353.59万平方米,增长0.6 %。商品房销售额127.38亿元,增长12.4%;其中,住宅112.38亿元,增长7.3%。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到3783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628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564个,完成投资16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荣阳实业(南阳)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端铝合金型材建设项目、中誉国信能源有限公司煤炭战略储备基地项目等一批新开工规模较大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60个,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275.2亿元,增长13.4%。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6.78亿元,比上年增长8.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8.44亿元,增长5.5%。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77.04亿元,增长1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9.54亿元,增长12.2%。分行业看,批发业71.54亿元,增长5.3%;零售业214.41亿元,增长18.7%;住宿业6.64亿元,增长8.6%;餐饮业16.79亿元,增长15.2%。
图4:2014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速度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单位)25个销售大类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1.5%,化妆品类增长22.3%,金银珠宝类增长46.7%,日用品类增长13.5%,五金、电料类增长21.8%,书报杂志类增长30.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0%,中西药品类增长7.8%,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1.8%,家具类增长69.7%,通讯器材类增长18.7%,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6%,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40%,汽车类增长18.5%。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9.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进口总额5.03亿美元,下降6.8%;出口总额14.32亿美元,增长14.8%。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1个。全市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7.22亿美元,增长17.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7亿美元,增长12.4%。全年引进省外资金538亿元,同比增长12.5%。
七、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4.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
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43公里。全年客运量比上年增长2.8%;货运量比上年增长11.5%;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19%,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7.6%;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4.4%,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17.8%。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46.06万辆,增长3.8%。
表5: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
单位 |
绝对量 |
比上年增长(%) |
货物运输量 |
万吨 |
13855 |
11.5 |
#公路 |
万吨 |
13081 |
11.8 |
水运 |
万吨 |
773 |
6.2 |
民航 |
万吨 |
0.06 |
-25.0 |
货物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533.44 |
7.6 |
#公路 |
亿吨公里 |
484.96 |
8.2 |
水运 |
亿吨公里 |
48.48 |
2.0 |
民航 |
万吨公里 |
72.90 |
-26.9 |
旅客运输量 |
万人 |
10671 |
2.8 |
#公路 |
万人 |
10586 |
2.8 |
水运 |
万人 |
59.87 |
1.7 |
民航 |
万人 |
24.89 |
11.0 |
旅客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85.70 |
19.0 |
#公路 |
亿人公里 |
82.46 |
19.3 |
水运 |
亿人公里 |
0.22 |
5.7 |
民航 |
亿人公里 |
3.02 |
11.0 |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2.88亿元,增长19.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23亿元,增长3.6%;电信业务54.65亿元,增长23.0%。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6.8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73.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65.97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3.6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72.14万户,下降0.3%。
全年共接待来宛旅游人数3748.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1%,其中,国际游客1.71万人次,增长3.1%。旅游总收入194.94亿元,增长8.3%。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35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5处。星级酒店82个,国际国内旅行社119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全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5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56.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892.21亿元,增长9.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77.19亿元,增长12.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52.5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其中,短期贷款1016.75亿元,增长13.7%;中长期贷款475.49亿元,增长24.8%。
全市年末共有上市公司8家,发行股票8只,其中发行A股6只,发行境外股票2只。全年发行、配股募集资金60.54亿元,其中A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58.44亿元。A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183.42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21.1%;人身险保费收入70.91亿元,同比增长9.2%。全年赔款及给付额为24.74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财产险赔付10.02亿元,同比增长8.7%;人身险赔付14.72亿元,同比增长10.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硕士学位点1个。拥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全年招生数3.54万人,在校生9.68万人,毕业生2.67万人。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88所,全年招生数3.14万人,在校生9.49万人,毕业生3.96万人。普通高中70所,全年招生数5.72万人,在校生15.80万人,毕业生4.67万人。初中学校433所,招生数14.94万人,在校生39.84万人,毕业生10.63万人。普通小学3447所,招生数22.06万人,在校生118.76万人,毕业生15.1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3所,招生数158人,在校生99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1.69万人。
全年全市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40个,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1.7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经费支出23.38亿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重大科技专项3个。全年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4项;专利申请3080件,授权专利1838件;签订技术合同86份,成交金额3810.89万元。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2个。其中,省级检测中心3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1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93个。年末共有5种产品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5种产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称号;50种产品拥有“河南名牌产品”称号。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3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达到1项;新建计量标准19项。
全市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4个;区域气象观测站310个;地震台站19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2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6.4%,电视人口覆盖率96.5%。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0.01万卷(件)。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68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个,专科防治院(所、站)2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4.0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0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3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6万人,注册护士1.71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08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卫生技术人员0.16万人。农村乡(镇)卫生院219个,床位0.9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84万人。
全年运动员获得全国冠军1个;获得各类金牌6块。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总人口1000.64万人,增长0.5%;常住人口858万人;出生人口11.43万人,出生率11.5‰;死亡人口6.37万人,死亡率6.4‰;全年净增人口5.0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1‰。城镇化率达到40.4%。
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741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66元,比上年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11元,比上年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130元,比上年增长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1%。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0.47万人,其中,职工57.5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51.37万人,其中,职工54.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7.53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09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94亿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2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74亿元,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4万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37亿元,接受城乡医疗救助人数69.94万人次。
全市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4.63万张,收养4.04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6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22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78亿元,接受社会捐赠53万元。
十二、环境与安全生产
年末已发现的矿种84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45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45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37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处。
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0.2%。全市9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占88.9%,比上年减少11.1个百分点;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占11.1%,比上年增加11.1个百分点。全市6条主要河流中,淇河、丹江和老鹳河符合Ⅱ类标准,水质优;唐河、湍河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良好;白河符合Ⅳ类水质标准,属于轻度污染。全市建成区空气质量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33天,占总天数的63.8%,空气质量级别属轻污染级别。
全市当年营造林54.5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8.8%,其中,人工造林35.2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2%。退耕还林2.77千公顷。义务植树529万人次;义务植树量0.21亿株。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6千公顷,天然林保护工程2.2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5.3%。
全年全市共发生伤亡事故总数28起,死亡总人数17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不含邓州)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4、三次产业的划分: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6、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参加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含邓州):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含邓州);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数据来自市农机局(不含邓州);进出口、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省外资金数据来自市商务局(不含邓州);客运量、货运量、周转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含邓州);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局(含邓州);电信业务数据、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本地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市通信传输局(含邓州);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不含邓州);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南阳支行(含邓州);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含邓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申请专利、授权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含邓州);质量检验、国家标准制定修订数据来自市质检局(不含邓州);天气雷达观测站点、区域气象观测站数据来自市气象局(不含邓州);地震台站、地震遥测台网数据来自地震局(含邓州);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广播电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电视台、教育台、有线电视用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数据来自市文广新局(含邓州);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局(含邓州);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含邓州);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销售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接受社会捐赠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含邓州);造林、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市林业局(含邓州);矿产资源数据来自市国土资源局(含邓州);各类生产安全伤亡数据来自市安监局(含邓州);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不含邓州)。